熒光定量PCR是一種在傳統PCR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核酸定量技術,通過引入熒光信號實時監測擴增產物的積累,實現了從定性到定量的跨越式發展。作為分子生物學領域的核心技術之一,qPCR在疾病診斷、基因表達分析、病原體檢測和轉基因檢測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。
一、高靈敏度和特異性:精準檢測的基石
熒光定量PCR的靈敏度可達單個拷貝的核酸分子水平,能夠檢測低至1-10拷貝的靶序列。其高靈敏度的實現依賴于以下機制:
?熒光探針/染料的信號放大:通過SYBRGreen染料或TaqMan探針等熒光標記物,qPCR可將核酸擴增過程轉化為可實時監測的熒光信號,避免傳統PCR電泳檢測的靈敏度限制。
?閉管操作減少污染:整個反應在密閉管中進行,無需開蓋處理,降低了氣溶膠污染風險,尤其適用于痕量樣本(如循環腫瘤DNA、病毒早期感染樣本)的檢測。
特異性方面,qPCR通過兩種策略顯著提升:
?探針特異性:如TaqMan探針通過設計特異性熒光標記探針,僅在靶序列存在時釋放熒光信號,有效排除非特異擴增。
?熔解曲線分析:結合擴增后的熔解曲線分析,可驗證產物是否為單一目標片段,進一步確保結果準確性。
二、實時定量能力:從終點到過程的跨越
傳統PCR僅能通過終點法半定量分析產物,而熒光定量PCR通過動態監測熒光信號,可精確計算初始模板量,其核心優勢體現在:
?Ct值的定量標準:通過閾值循環數(Cyclethreshold,Ct值)與起始模板濃度的對數線性關系,實現絕對或相對定量。例如,在新冠病毒檢測中,Ct值<40可判定為陽性,且Ct值越低代表病毒載量越高。
?寬動態范圍:qPCR可檢測跨越6-8個數量級的濃度差異,適用于基因表達水平的跨度分析。
三、高通量與自動化:效率提升的關鍵
現代熒光定量PCR儀通常支持96孔或384孔板同時運行,可在2小時內完成數百個樣本的檢測,顯著提升檢測效率。例如,在流行病學篩查中,一臺儀器單日可處理上千份樣本。此外,自動化分析軟件可自動計算Ct值并生成標準曲線,減少人為誤差,特別適合大規模臨床或科研項目。
四、多色熒光檢測:多重分析的突破
通過使用不同熒光標記的探針,qPCR可在一個反應體系中同時檢測多個靶標。例如:
?病原體分型檢測:同時檢測流感病毒A/B型及亞型。
?內參基因校正:在基因表達分析中,利用內參基因(如GAPDH)校正樣本間差異,提高數據可靠性。